稳定币供应量急剧增加,但却未能成功部署。USDT的新增发行量已达80亿美元,然而交易所却套现了57亿美元。场外资金滞留,加剧了整体的避险情绪。

泰达币 [USDT]7月份的动荡并没有让它坐视不理。事实上,它反映了市场的脉搏。其市值跃升至1636亿美元,新增近80亿美元。
本月累计上涨3.72%,创下自11月风险偏好升温以来的最大30天涨幅。简而言之,比特币的[BTC]达到 123,000 美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。
相反,它与稳定币流动性流入系统密切相关。然而,价值 57 亿美元的稳定币被从交易所撤出,造成了严重的失衡。
如上图所示,2025 年 7 月,稳定币流出量(粉色)激增,而流入量(蓝色)则相对持平这是自 2022 年初以来最大的月度流出高峰之一。
如果将其与新铸造的 80 亿美元 USDT 进行比较,就会发现一幅不平衡的画面:供应量在增加,但实际风险部署却滞后。
结果如何?流动性不足的环境,资本或许在流通,但却无法进入市场。这种行为是否意味着更广泛的避险情绪,限制了“整体市场”的上涨空间?
稳定币是否预示着避险情绪的转变?值得注意的是,比特币的稳定币供应比率(SSR)尖刺到 7 月中旬,BTC 价格达到 12.3 万美元高点,从 9.39 上涨至 10.48。
就背景而言,SSR 的上升反映出稳定币的流动性相对于比特币的市值正在萎缩,这表明干火药没有跟上 BTC 的上涨步伐。
57亿美元的净收入稳定币流出只会强化这一点。投资者选择对冲,而不是轮流买入,这在高点下方增加了阻力。
除非稳定币流动性恢复且 SSR 降温,否则场外资本将保持停滞,从而保持避险压力并限制 BTC 的上行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