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孟子的故事:人性本善终将战胜恶 人性本善与邪恶之争:孟子告诉了我们一个精彩的故事

更新时间:2024-05-15 17:11:01 作者:绿屋生活

在孟子的著作中,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,告诉我们人性本善最终将战胜恶。故事中,一个善良的农夫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鹿,他心生怜悯,立即用温柔的方式疗伤。而就在此时,一位残忍的猎人出现了,他想要捕捉小鹿。面对农夫的善意,小鹿却选择了爬到了猎人的肩膀上,用身体挡住了农夫的箭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人性中有多少邪恶,善意的力量终将能够战胜罪恶并释放人性本善的光芒。

人性是本善,还是本恶?这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,今天我们来聊聊孟子的善恶论,可能跟你想得不太一样。

大家好,这里是小播读书,今天我们继续分享《孟子》第六篇《孟子·告子》。说到孟子,我们常常会提到他的“性善论”,孟子是儒家思想“性善论”的代表,比如那句“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人无有不善,水无有不下。”我们经常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这并不是孟子的原话,据说是宋代王应麟根据儒家,尤其是孟子的意思稍作改编而成,放到了著名的《三字经》的开篇第一句话。

但是人性的善恶,其实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有很多争论,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经常提及,人性到底是不是“本善”,善良是我们的本性吗?还是后天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?这个问题,几千年了,一直没有定论,各方都说得有理。今天我们来看看《孟子·告子》这一篇中的解读。

告子这个人有的说的是孟子的学生,也有的说是古代法家的思想家,当然还有说是道家思想家。也一直没有定论,但是这一篇《告子》中,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争论的对话非常有名。有一天,告子问孟子:人性就像湍急的水流,在东边开个口子,水就会向东流,在西边开个口子,就会向西流。这样看来,人性就像这水一样,是不分善恶的吧。

孟子反驳说:“水信无分于东西,无分于上下乎?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人无有不善,水无有不下。”,告子说,人性无善无恶,就像水会往东流,也会往西流一样。但孟子说,水的确没有向东或者向西之分,但是有上下之分呀,人性中的善良,就像水会往下流一样自然。孟子说,你可以用手泼水,也可以把水引到高处,这些都是外力影响的,但水最终还是会顺流而下,这才是它的本性。人也是一样,有时候会去做不善的事情,但是善良才是人的本性。

这里貌似孟子在说“人性本善”,本善的意思就是人都有善良的天性,但人性真的是“本善”的吗?孟子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。他说:牛山的树木曾经很茂盛,但由于紧挨着都城,所以经常有人去砍伐,砍伐多了,慢慢的山就变得光秃秃了。在外面人来山光秃秃的,认为山不会长出树木,但这是山的本性吗?当没有人砍伐的时候,比如黄昏和夜晚,在雨水和露珠的浸润下,嫩芽又会慢慢长出来。山看上去是光秃秃的,长不出树木,其实是因为有人一直去砍伐它,而不是山本来就长不出树木。

孟子用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他的“性善论”思想。在孟子眼中,人的本性就像大地和泥土一样,本来是可以长出繁盛的树木,但是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,或者外力的影响下,也不会表现出来。人都有善良的土壤,但是不精心培育,如果被外界的诱惑和欲望所蒙蔽了,当然就表现不出来了。

孟子说“乃若其情,则可以为善矣,乃所谓善也”,意思是说:顺着人性真实状态,就可以做到善,这就是我所说的善。关于性善论,孟子还提出了著名的“四端说”,

孟子说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犹其有四体也”。


人可以表现出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这四种道德品质,是发端于:恻隐之心、羞恶之心、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。我们可以把仁义礼智看成是道德的外在表现,而内在的人性的基础或者本性就是:恻隐、羞恶、辞让和是非之心。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品质,不是外界赋予的,而是来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,如果没有表现出这些,那么你就应该自我反省了。

其实这也是东西方思想关于道德来源的差异,儒家思想认为道德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利益,或者理性的判断,而是源自人内在的本性。而很多西方哲学家则更多强调,道德和理性的关系,比如苏格拉底提出了“美德即知识”,没有美德的知识,你就无法做出有美德的行为,知识是道德的前提。


比如哲学家大卫·休谟说,道德的来自于对人类的“效用”和“福祉”,所以有了道德。在康德的道德观里面,理性和道德具有同一性。总之,在西方思想中,理性和道德有某种内在的关系。而在东方思想里面,道德来自于人内在的本性,道德观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本能。孟子举过的一个例子,他说,每个人看到小孩掉进了井里面,都会出于善的本性去救小孩一样,不会袖手旁观。

今天介绍了孟子和告子的对话,来分享了孟子关于“性善论”的几个观点,其实关于孟子性善论的观点,有很多争议,主要有两种观点:第一是,人性本善,第二是,人性向善,而非本善。但我觉得,其实有第三种理解,人性本善,但人性中不仅仅只有善一种本性。孟子看到了人性本善的一面,而荀子看到了人性恶的一面,而他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了人性的善恶本性,但他们的目的都指向了,人的道德品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加以更好引导的。

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组成,人性本善并不能完全概况人性的全部,比如人性中有贪婪、懒惰、食欲等等本性,当然,怜悯之心、羞耻之心、恭敬之心、是非之心也是人的本性。人有善的一面,也有无善无恶的一面,甚至也有恶的一面。而每个人表现出什么样的道德观,关键其实是环境的影响和教化的引导。所以,不管在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观点中,其实都非常强调后天教育和引导的作用,人性中有善的本能,也有恶的本能,有向善的冲动,比如同情心,也有恶的冲动,比如自私自利的本性等等,其关键是如何扬善去恶,去伪存真,保留内心最真实、最真诚的善良,这才是关键。
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,后面我将继续分享孟子的更多精彩思想。如果喜欢我的内容,请关注小播读书,我们下一篇文章见。

以上就是摘自孟子的故事:人性本善终将战胜恶 人性本善与邪恶之争:孟子告诉了我们一个精彩的故事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,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,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,有很多摘自孟子的故事:人性本善终将战胜恶 人性本善与邪恶之争:孟子告诉了我们一个精彩的故事相关的拓展,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。

为您推荐

今日重阳 | 重阳节登高赏秋,也为他们问候一声……

今日重阳,人们登高赏秋,感受着秋风的清爽和秋景的美丽。在这个重阳节,也让我们不忘老人们,为他们送上问候和关爱。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,表达对老人们深深的敬意和感

2024-05-15 11:31

九九重阳节,你了解其中的民俗习俗吗?

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,九九重阳习俗丰富多样,寓意着庆祝秋收、祈福健康和敬老尊老。在这一天,人们有着重阳登高、佩插茱萸、饮菊花酒等传统习俗。登高是表达对自

2024-05-15 10:47

重阳节:探寻中国人智慧的12个重阳习俗,你了解其中几个?

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庆祝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。这一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被视为中国人重要的节日之一。在重阳节这一天,有许多传统习俗,如

2024-05-15 10:44

重阳节习俗大揭秘:登高赏菊、赏菊拜寿、佩茱萸防秋燥

重阳节,又称为“重九节”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在这一天,人们有许多习俗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登高赏菊、赏菊拜寿以及佩茱萸防秋燥等活动。登高赏菊代表着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

2024-05-15 10:20

重阳佳节,重享健康!一起探索充满养生之道的重阳节习俗

重阳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迎接秋季的阳光清爽,感受大自然的变化。在这个特殊日子里,人们以登高赏秋、赏菊、喝菊花酒等方式祈求健康长寿,寓意庆祝生命的美好。重阳节是一个

2024-05-15 09:48

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?

重阳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农历九月九日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登高赏秋、赏菊、喝菊花酒和吃菊花糕。此外,还有爬山、赏景、采秋之乐,融合了登高、插茱萸、观景、祭祖、赏菊

2024-05-15 09:25